走在公園或庭院的小徑上,腳下踩著的生態地鋪石不僅美觀,還能讓雨水自然滲透。這種兼具功能與環保特性的鋪裝方式,正成為現代景觀設計的新寵。
選擇地鋪石時,厚度在3-5厘米的石材最適合步行區域,車行區域則需要6厘米以上。表面有自然紋理的糙面石材防滑性能更佳,而顏色則要根據整體環境色調來搭配。開箱后記得將不同包裝的石材混合使用,避免出現色差區塊。
施工前的基礎處理決定鋪裝壽命。先挖除15-20厘米表層土,用壓路機將素土夯實。接著鋪設10厘米級配碎石層,再覆蓋5厘米粗砂找平層,每層都要用平板振搗器壓實。特別要注意做好2%的排水坡度,避免積水。
鋪裝時從中心基準線向兩側展開,用橡膠錘輕敲調整高度,保持3-5毫米縫隙。遇到曲線邊緣時,先用模板畫出輪廓線,再用電動切割機加工異形石材。每天鋪裝面積控制在20平方米以內,給粘接材料足夠的固化時間。
縫隙處理是關鍵環節。傳統水泥砂漿會阻礙雨水滲透,建議使用專用透水填縫劑。填縫深度要達到石材厚度的2/3,用勾縫刀壓實后刮去余料。完成后覆蓋無紡布養護3天,期間避免踩踏。
日常維護只需定期用高壓水槍沖洗,頑固污漬可用石材專用清洗劑。冬季撒融雪劑時要選擇環保型產品,避免腐蝕石材表面。每2-3年重新填縫一次,能有效延長使用年限。
這種鋪裝方式讓地面像會呼吸一樣,雨后不見積水,烈日下也不燙腳。既保留了天然石材的質感,又解決了傳統鋪裝的環境問題,難怪越來越多人把它作為庭院改造的首選方案。
生態地鋪石廠家定制方案
生態地鋪石工廠產品對比
生態地鋪石生產注意事項
生態地鋪石廠家生產實力
生態地鋪石工廠產品參數
生態地鋪石生產流程視頻
生態地鋪石廠家工程案例
生態地鋪石工廠產品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