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鋪三個月的淺灰色地鋪石,經歷一場暴雨后竟浮現出深淺不一的斑塊。家住杭州的陳女士發現,這些不規則的水漬痕跡在陽光下形成難看的"地圖紋",用刷子使勁擦洗也無濟于事。
這種現象背后藏著石材行業的隱秘指標——吸水率。某建材實驗室負責人透露,當石材吸水率超過0.5%時,孔隙中的水分子會攜帶泥沙滲入內部,溶解鈣質后形成結晶鹽,這就是雨后斑駁的元兇。
取一只透明玻璃杯,將150ml清水倒在待測石材表面。優質石材會像荷葉般形成水珠滾動,30秒后觀察:若水跡直徑小于3cm且快速蒸發,說明吸水率合格;若形成明顯水洼并緩慢滲透,則存在質量缺陷。某次抽檢中,這種方法當場揭穿某商家的"進口花崗巖"實際是染色砂巖。
不同石材的養護存在明顯差異。大理石吸水率達0.8%需每月涂刷防護劑,而吸水率0.3%以下的石英石只需季度保養。福建南安某石材廠曾做過對比實驗:兩組相同地鋪石,定期做防水處理的一組五年后仍保持原色,未處理組兩年就出現明顯色差。
雨季來臨前,可用蠟燭融化后涂抹在石材接縫處,形成臨時防水層。遇到已形成的頑固水漬,切忌使用酸性清潔劑,專業石材診所建議用5%小蘇打溶液敷貼,配合超聲波清洗可恢復八成原貌。
某地質研究所的檢測報告顯示,市場上38%的"天然低吸率石材"實際經過樹脂填充處理。消費者選購時可觀察切面:天然石材斷面有礦物晶體反光,處理過的斷面呈現蠟狀光澤。記住這個簡單的水杯測試法,下次暴雨過后,你就能一眼看穿地鋪石的質量真相。
自然面石材景墻|粗獷毛石景墻加工斷裂面工藝
花崗巖鋪貼后空鼓、泛堿?3步教你徹底解決!
陽臺鋪石總返堿?可能是你沒看懂這4個關鍵指標!
馬蹄石、冰裂紋、碎拼石材在廣場園林中的應用
花崗巖臺面變色了?教你3招恢復如新的秘訣
暴雨后地鋪石褪色?教你用一杯水鑒別吸水率真相!
如何選擇花崗巖石材的顏色與紋理進行加工
300×600芝麻白瓷磚多少錢?芝麻灰/夜里雪同規格價格